拾起卖|甩不掉的糟糕前任——人塑情未了

2019年10月22日

塑料购物袋在      20世纪70年代还是一种罕见的新奇事物,如今却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全球产品,以每年一万亿件的速率生产着。它们无处不在,有的沉睡在海洋最黑暗的深处,有的攀登到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也有的到达极地的冰川。但与此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还得追溯到塑料袋的发展史。

1933年,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聚乙烯,在英格兰诺斯维奇的一家化工厂意外地被制造出来。虽然聚乙烯以前是小批量生产的,但这是工业上第一次合成这种材料,它最初是在二战期间被英国军方秘密使用的。


1965年,瑞典Celloplast公司为一次性聚乙烯购物袋申请了专利,由工程师Sten Gustaf Thulin设计的一次性塑料袋风靡欧洲,并很快取代了布料和纸料。

1979年,塑料袋已经控制了欧洲80%的包装袋市场,并远销国外,大量地被引入美国。塑料制作公司开始积极地推销他们的产品,并称塑料袋要远远优于纸袋和一些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1982年,美国最大的两家连锁超市Safeway和Kroger都全面改为使用塑料袋,从而越来越多的商铺也纷纷效仿,到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塑料袋几乎完全取代了纸袋。



1997年,水手兼研究人员查尔斯·摩尔发现了太平洋垃圾带,这是世界海洋中几个漩涡中最大的一个,那里堆积着大量塑料垃圾,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一些海龟将塑料袋误以为是水母而进行吞食,从而导致死亡,塑料袋也因此臭名昭著,塑料污染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

2002年,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使用薄塑料袋的国家,在此之前,人们发现薄塑料袋是灾难性洪水期间堵塞排水系统的罪魁祸首。紧接着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禁止使用薄塑料袋。


2011年,全世界每分钟消耗100万个塑料袋。

2017年,肯尼亚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也使得肯尼亚成为通过收费或禁令来减少塑料袋使用的20多个国家之一。

2018年6月5日,“Beat Plastic Pollution”(塑战塑决)被选为由印度主办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政府继续承诺采取新的措施来处理塑料垃圾。

塑料给人类、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日趋明显,“减塑”已然势在必行。


然而,减少塑料使用并非是某一单一个体的行动,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从材料制造商、包装商、中间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再到回收再利用行业,横跨整个上下游价值链的协作。而其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回收这一环。


“减塑”是一个漫长且不易实现的过程,在目标还未达成的时间里,我们难道只能默默等待?


其实相较“减塑,”塑料回收是治理“白色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措施,拾起卖深谙废塑回收对于“减塑”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废旧物品回收工作,秉承“让资源智慧再生的”企业使命,全力支持减废塑计划,为建设“无废城市”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