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开创有色金属再生发展的新局面

2024年11月12日

开创有色金属再生发展的新局面

——摘自第二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稳增长等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利润总额显著增长,继续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态势


“十四五以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企业越来越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形象越来越好,正以无可替代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和显著的节能降碳优势,成为我国原材料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呈现“朝阳产业的发展态势。


(一)大宗有色金属的再生产量不断攀升


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成为全球有色金属再生产业的生力军。以铜、铝、铅为例:

2021年到2023年,再生铜产量分别为365万吨、375万吨、410万吨;预计2024年产量430万吨。再生铝产量分别为800万吨、865万吨、950万吨;预计2024年产量1055万吨。再生铅产量分别为270万吨、285万吨、298万吨;预计2024年产量290万吨。


2021年到2023年,再生铜、铝、铅共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3.96亿吨。其中,再生铜3220万吨、再生铝34858万吨、再生铅1495万吨。

2021年到2023年,我国累计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分别为272万吨、329万吨和374万吨,同比别增长20.96%和13.68%;预计2024年进口量将突破400万吨。


(二)战略稀有金属的再生产量不断拓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力、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消耗大量原生金属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报废材料,我国从中提取的镍、钴、锂、稀土、铂族金属、钨、铟、钽、钛等战略稀有金属的回收量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体系不断完善,比如,新能源电池再生利用工艺技术装备迅速发展,先进企业的锂回收率达到90%以上,镍、钴回收率99%以上。极大减少了新兴产业对稀有原生资源的依赖,发挥了“再生替代原生的经济优势和低碳优势,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三)再生有色金属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更加重视与原生产业链的融合,涌现了多种以“再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优化了产业发展结构和转型升级。比如,“罐到罐”闭环回收、铝水短流程直供、“废料换原料”、“线上+线下回收”、绿色供应链等商业模式得到推广。又如,铜冶炼企业与再生铜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业务合作与协同,有效改善了铜冶炼原料供应结构。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建铜冶炼产能已明确要求,包括严格控制没有一定自有资源配置比例的新建冶炼能力,其目的是防止冶炼端产能的过剩,文件发布后,未发现有新批的铜冶炼项目,也为原生+再生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发展条件。此外,龙头企业率先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起到了行业示范带动作用。


(四)再生有色金属的科技创新不断发力


“再生铜过程有价元素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短流程高值再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项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全流程高质利用技术与装备”等7项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


(五)再生有色金属的海外基地不断壮大


近两年,随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汽车、电池等企业海外加速布局,再生利用企业纷纷投建海外生产基地,中国企业已在泰国、墨西哥及欧洲等投产了再生铝、再生铜生产线,在印尼和韩国等建成了新能源电池再生利用生产基地,完善产业链配套。此外,还有众多民营企业在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地新设收购料场或者建立废料分选基地,促进了国内与国际原料供给的紧密协调与高效联动。

二、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丰富


近年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政策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特别是今年,多项与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紧密相关的政策密集落地,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领。不仅充分展现了政府有关部门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是激发了再生金属产业成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一)宏观政策的不断丰富和鲜明


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项政策都明确支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特别是今年10月18日,首家循环经济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标志着国家更加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二)产业政策的不断规范和畅通


今年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通过了以“换新+回收”增加再生原料的供给;在《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中,畅通了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税收的链条;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中,禁止了特定税收优惠或差异化的财政奖补;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中,完善了相关要求。此外,今年还启动了《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申报工作,将加快经营规范、技术先进、环保领先的大型再生铜铝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回收、精细化分选、提高保级利用水平。这些政策都将规范再生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的市场秩序,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随着规范企业不断扩容,产业规范化水平迈向新台阶。


(三)进口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精准


刚刚发布的新版再生铜铝原料进口管理公告实现了重要品种全覆盖,其他品种进口可行性正在积极研究,旨在鼓励更多高品质的再生原料合法合规进口,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进口再生金属原料转关试点也提高了进口效率、降低了贸易成本。据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也正在研究更加细化的进口政策和配套措施。


三、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展望未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2800万吨,在有色金属总产量的占比中,将提升到30%,将是“三分天下有再生,其作用和地位更加突显。为此,提出5点建议。


(一)实现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再生金属产业集聚区和企业要真正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性招商和投资,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要推动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实现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要推动大型企业规模化、国际化,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特色化,构建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


(二)实现更高科技的再生利用


要加强产学研用的联合攻关,重点在原料数字化、智能化预处理工艺;再生铜、铝合金熔炼过程有害元素去除;一体化再生铸造铝合金成型;再生铝保级利用;废旧新能源电池全组分、短流程再生利用;锂渣资源化利用等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此外,要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技术,以行业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和园区。


(三)实现更高端的再生应用


今年,受传统市场需求减量以及部分新兴市场需求波动等影响,再生金属消费也产生了阶段性的波动,但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仍是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仍是朝阳产业。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三大保障工程、两新政策等机遇,不断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开发再生有色金属新产品,扩大再生产品在“新三样”等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再生有色金属与钢铁、建材、化工等相互借鉴、相互转化、相互融合,推动跨界合作与耦合发展。


(四)实现更健全的标准和认证


要加快碳排放、碳足迹和碳减排量核算等国家标准制修订,推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风电光伏回收利用标准的研制,并注重与国外标准法规的协同。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的绿色认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再生有色金属品牌。


(五)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的“引进来”,充分借鉴全球先进再生有色金属发展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顺应并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国家需求和市场,引领和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此外,要紧跟国内外新兴市场和高端用户的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主动融入先进高端产业。

四、推动全球再生有色金属发展的两点建议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上周我在欧洲访问期间,与德国原材料署进行了交流,德国原材料署2021年专门设立了再生金属部门,并重点开展了再生金属回收地图绘制工作。为努力搭建国际合作的新框架,开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我们倡议:


(一)共同实现更加开放的国际制度和机制协同。要促进政策对话和信息分享,主要经济体间要加强政策、标准的沟通与协调,推进评价认证的互认机制,减少不公平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二)共同实现更加深入的国际科技产业交流合作。要鼓励国际项目合作和人才间的交流,推进节能、减碳、增绿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技术装备成果合作,营造互惠共赢的产业生态。

中国一直以来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及全球经济复苏的诸多不确定性,全球产业同仁们需更加坚定信心,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共同开创再生有色金属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来源:资源再生杂志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