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成效如何?可回收物比上年增长4倍多

2019年11月25日

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如今已有4个多月。下面来了解一下近况如何?

2019年以来,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好于预期。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2018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较2018年10月增长4.6倍,湿垃圾分出量增长1倍,干垃圾处置量减少33%,有害垃圾分出量较2018年日均增长9倍多。

在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完成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及涂装1395辆湿垃圾车、3086辆干垃圾车、84辆有害垃圾车及192辆可回收物回收车。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3998个、中转站181个、大型集散场9个。

上海绿化市容局表示,下一步,本市将立足常态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同时,高标准推进示范街镇创建工作,确保年底实现达标街镇达到70%以上、示范街镇达到50%的任务目标。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