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踏步迈向低碳发展新时代
2021年09月09日碳排放量,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北京在碳减排这条道路上,正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步步迈进。2020年,北京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0.41吨,比2015年下降了26%以上,在全国省级地区最优、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5%的“十三五”任务。
锐度:两手齐抓,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近年来,北京成立北京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等“一办七组”,构建支撑减污降碳的组织体系,并将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率和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纳入规划约束性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并相继发布《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等多项地方标准及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今年,北京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较高的目标——“十四五”期间,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这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
除了制度设计,从市场层面来看,碳市场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2013年,北京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在管理体系、履约执法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
8年来,北京碳市场以建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法规为先导,以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为支撑,以强化监管和规范交易为保障,以培育公平交易市场为手段,达到了明显的减碳效果。2020年,重点碳排放单位共843家,100%完成履约,碳排放配额成交538万吨,交易额达到2.74亿元,成交价格保持增长趋势。
同时,北京的绿色金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绿色领域的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0%。近年来,已有6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落地北京。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绿色信贷规模超过1.2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深度:精准施策,深化重点领域低碳转型
“十三五”时期,北京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2020年万元GDP能耗相比2015年时下降24%。北京市燃煤消费量从峰值的3000余万吨降至2020年的173万吨;电力、燃气等清洁优质能源占比提高到98.1%,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
做好传统减排的“减法”,还要开发再生能源的“加法”。今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积极推行零审批、零上门、零投资的“三零+全电餐饮”服务,至6月末,首都核心区已有1149户餐饮企业完成改造,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万吨。目前,北京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探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首都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新方向。
伴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大量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产业结构逐渐低碳化,构成降碳工作的良好基础。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北京聚焦“高精尖”,全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高技术产业占比达24.4%,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加快形成,智能制造为北京产业转型注入新动力。
交通是北京市碳减排的主要领域,2020年,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3.1%。目前,北京公交集团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比例超过公交车总规模的80%,北京“节约型地铁”形成每年4400万度电的节能能力。
此外,调整车辆结构和改善货运结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等手段,切实保障了城市绿色低碳运行。
碳中和愿景下,绿色化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2020年,北京市交通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高德公司、百度公司,基于MaaS平台规划共同推出“MaaS出行 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通过提供优化绿色出行路线和发放碳激励资金,引导用户低碳出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与市生态环境局共同开发重点企业用能环保监测平台,可及时发现异常用能等情况。此外,北京政务云平台将政府部门IT业务系统和数据信息系统迁至“云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政府组织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实现集约管理。
广度:一体推进,形成全民低碳新风尚
碳减排需要长久的减排、增效、提质。加强区域低碳产业合作,才能有力促进生态环保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其中,发展氢能产业则是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促进京津冀在全国范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据统计,目前,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全产业链基本贯通,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2023年前,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北京连续多年举办“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品牌活动,积极参加C40全球市长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并通过双边合作框架以及友好城市渠道,与多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做到多平台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广泛宣传北京绿色低碳发展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北京发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打造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品牌活动,全方位宣传节能理念,累计7.5亿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了第七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等生态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低碳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绿色出行占比为99.4%。同时,“社会责任感”一跃成为影响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主要因素,相较2018年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公众绿色生活意愿明显提升。
(来源:京环之声)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 发改委: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 2024年09月27日
- 家电“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2024年09月26日
- 汽车以旧换新成效如何?消费市场运行怎样?... 2024年09月25日
- 支持政策全面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2024年09月24日
- 各地最新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利好,建议收藏! 2024年09月23日
- 河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09月12日
- 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汽车置换更新活动实施细则发布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09月10日
- 从全球来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024年09月10日